作者:狄学恩
河洛大鼓这种说唱艺术,主要流行于河洛地区。发展到现在,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,是河南传统地方曲种之一,以说唱表演形式,叙述故事、塑造人物来表达思想感情。河洛一带把它称为"说书",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#巩义头条#
我家四叔狄德有1913年10月出生于巩县站街集沟村。在那兵荒马乱、民不聊生的年代,少年时期曾逃难到过西安、宝鸡、天水,以卖手工卷烟为生。因家境贫寒,沒上过几天学。正值青春少年时,家乡盛兴一种叫大鼓书的说唱形式。生儿育女、许愿还愿、老人做寿,都爱请来说书艺人,热闹热闹。请台大戏,很多家庭办不到,请三、两人说几场书,还办得到。一张桌子,就是舞台,居家庭院,就是剧场。即使沒有钱,给几升米两斗麦,就算说书人的酬劳。
村里一户人家,给母亲庆寿,请来两位说书人,在村里连说三天,四叔晚上连去看了三天。他对能说会道的说书师傅非常敬佩。一场书有说有唱,一个人能演几个角色,而且人物不同,形象不一,说书人都能演的活灵活现。四叔在台下,一会儿去摸摸平鼓,一会儿去摸摸弦子。对动听的坠胡,清脆的钢板声入了迷。书场结束,四叔帮助收凳子,搬桌子。勤快的动作,使说书师傅赵千墜对这个小伙有了一丝印象。
三天书说完,赵千墜大鼓书班到邻村赶场。四叔不顾天黑路远,每天晚上与同村张光银搭伴去听夜场。说书艺人在开场前,为了吸引人惊醒听书人的注意力,总爱抓起桌上的"醒木"在桌子上拍两下。这样听书人就会停止吵闹声,目光投向说书人。然后说书人来段有趣的小书帽作为开场前奏。“三皇五帝到今朝,人留后代草留苗。若论君臣手足意,百善唯有孝为高”。这种小书帽四叔听一场书下来,就能把它记在心里。走起路来也是念念有词。
到外村听书,不如本村人熟面花里,想在前排占个位置很难。四叔每晚提前来到书场,帮助搬桌子,摆凳子。为了听得更清,总是占住前边位置。还会为说书师傅倒倒水,搭把扇。赵千墜在邻村说半月、三四十天书,总能看到这位给他添茶倒水的小伙子。从对他有一丝印象,到对这个小伙的勤快好感。听书观众都把这个小伙子当成赵师傅带的小徒弟了。
一个风清月朗的秋夜,四叔狄德有早早来到书场。摆好桌子,支上鼓架,放上平鼓,而且给赵师傅茶缸倒上茶水。听书的村民喝罢汤,零零星星走进书场。赵千墜坐在桌前的椅子上,拿起带有红樱的鼓槌,有节奏敲起桌子上那面鼓。这鼓声,是在召喊人,意思是:说书马上就要开始了。一阵清脆的鼓声,书场周围的人慢慢多了起来。赵师傅放下鼓槌,端起桌子上的茶缸。这时坐在前排的一位少年站起,对赵老师说:"赵师父,我要拜你为师,跟你学说书"。
赵千墜喝了一口水,连忙放下茶缸,这位少年的话,他感到突然。而少年,话已经在肚子里藏了很久。赵千墜微笑着问道:“你叫什么名字”。少年回答:“我叫狄德有”。这时场下观众发出尖叫声:收下吧!收下吧!“德有、德有,说书天下走。就从你这名字,我收你为徒。但说书学艺,是非常吃苦的”。“我爱这一行,不怕吃苦”。年轻人坚定回答。
在琴师的主持下,四叔在书场举行了简单的拜师礼。场下观众一片欢呼,一片掌声。
在丰盈的金秋八月,四叔狄德有正式踏上大鼓书的从艺之路。他跟随赵千墜老师行走在各个书场。清晨他站在山岭背词练腔,夜晚他在窑洞内拉弦习板。起初家人对他学这一行持反对态度,不让从事称为"下九流"的行当。天长日久看他学艺执着,当时动荡年代只要能混口饭吃就行,慢慢改变了主意。
四叔没上过几天学,学大鼓书,大多是靠老师口授,书场听老师说,自已心里记。即使有书词,也有很多字不认识,他就用认识的同音字标在上边。他爱大鼓书,有说书的天赋,听几场,都能把词记下、背会。
春去秋来,一些书帽、小段已可登台演唱。主书开始前,老师总会让他先去热场。“墙上画马不能骑,免子拉磨不胜驴。种地不如做大官,单身不如有女婿……”。这些有趣的小段他顺口而出。
师父领进门,修行靠个人。经过三载酷暑寒冬磨练,四叔可以说大板长书。师父有时会同日接几家的好,拉不开栓,就会让四叔带人主场说唱。“张亭秀私访”、“包公案”、“呼延庆打擂”等等这些传统名书,他都能声情并茂展现给听众。
河洛大鼓与评书不同,评书是全靠语言表达,而河洛大鼓是七分说三分唱。说要说得引人入胜;唱要唱得委婉动听。四叔说书,有他独到之处,也有勤学苦练的功底。说,他说的口齿清利;唱,他唱的字正腔圆。每次登台都引起观众认可、好评!
四叔狄德有与杨大会、杨二会、崔坤同属第三代河洛大鼓艺人,曾搭班演出。他主要活跃在温县、武陟、荥阳、偃师、登封,在巩县南山米河、小关、涉村、大峪沟、北山口一带名声更响。他秉承“立足不离方寸地,闭口尽是奇妙闻。说古论今传书理,明言暗讽劝世人”的哲理。立足一地,唱响一方。靠一面鼓,一把弦,一副板闯荡天下。为河洛文化发展,河洛大鼓传承起到举足轻重作用。
上世纪四、五十年代,四叔在巩县南山乡村已经很有名气。人们像追星一样,每逢婚丧嫁取、庆寿添丁,都以能邀他说书而荣。一天南山一户人家牵着毛驴,来请四叔为其添丁还愿祝贺,四叔带他的搭班三人前去说书三天。事后这家主人非让刚满月的儿子认他做干爹。
事情还得从两年前说起,这户人家生活殷实,夫妻恩爱,四十已过,身后无子。在春暖花开之时,请四叔去说了三天书。并承诺:若妻有身孕、添丁再说书三天。这次说书是两年后灵验还愿之举。从此可以看出说书人的不易,虽然有正场名段,但遇事不同,还需有临场发挥,按许愿意图,现编一些吉言良语,从而达到主人的心愿。
四叔每到一处,都会用他仁德良善的品德结交朋友、连理亲情。一生认干儿子、干闺女十几个,都是以书结缘,以情交友。
建国后六、七十年代,四叔属巩县文化馆说唱团的一员。每年都要下乡宣传党的方针、政策。当时没有广播电视,文化贫乏,全靠这些说书艺人下乡传播文化。县文化馆有专职人员给他们写大鼓说唱词,他们说唱艺人也根据国家大政方针自创一些说唱词。比如:破除迷信,婚姻自主,多劳多得,抗美援朝等等这方面题材的唱词,现编现演很受群众欢迎。
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英雄,一个民族不能没有先锋。"烈火金钢”是四叔最著名的唱段。他把八路军对日寇的斗争,演的活灵活现。把共产党人对敌斗争的机智、勇敢说唱得入骨三分。一把扇,就是一把刀。一根鼓槌,就是一杆枪。他说有动作,唱有手势。用幽默的举动,使听众贯注入神,时常引起掌声笑语。"烈火金钢"中肖飞买药一折,他能说十天半月。每当中场休息或演出结束,他都会给观众留下悬念,让你走,走不得,听,明天还得来。不来听,不知后事如何。到了子夜,听众不肯离去,总要求说一段又一段,环环相扣,句句引人。
从我记事起,我就记得四叔出门说书非常注意个人形象。夏天是雪白的衬衣,黑裤子,圆口布鞋。冬天是板正的四兜中山装。手里拿着竹竿做的旱烟袋,左肩背装弦子的蓝色长袋,右肩背装鼓和钢板的圆形小布袋,这是他吃饭的全部家当。每次四叔从外回来,到了夜晚,就会在院子点起汽灯,照得半个村都是雪亮。然后支上鼓架,男男女女跟他学书的徒弟开始练书。南河渡张妮,岳岭根生是家中练书常客。乡亲听到鼓声,端着饭碗围在院子里听书。我在院子是无拘无束,一会敲敲鼓,一会摸摸弦子。与我同龄的小伙伴在院子窜来窜去,这时四婶就会把四叔捎回来的大栆、核桃端出来分发给大家吃。
每年四叔下乡,县文化馆规定有多少场次。由文化馆开条,到生产队记工分。回家休息时,生产队总安排说几场,按天记工分。
1972年仲春的一天,家住大峪沟海上桥的二姑奶进入我家村口就放声大哭:“苦命的四侄子呀,你走也不让看你一眼,走得那么急啊”!乡亲们听到哭声也感到莫名其妙,狄家发生了啥事。四婶听到越来越近的哭声,赶紧跑出家门,把老人搀扶到家。说:“二姑,你咋了,哭啥哩”。“德有死了,恁也不给我说一声,也不让看他一眼”。四婶忙说:“德有好好哩,您听谁说他死了”。
问了原委才知道,因为狄德有好长时间没去大峪沟说书,都很想听他的书。有的说:狄德有死了。有的说:狄德有死几个月了,这几日过“百”哩。传得神乎其神。四叔连忙让老人坐下,说:“二姑,我没死,结实着里”。
为了报答乡亲们的厚爱,那年四叔到大峪沟各村说了一个多月书。而且听众场场爆满。乡亲们的情,乡亲们的爱永留在他的心间。
河洛一带老百姓对大鼓书如此挚爱,是因为它根植于群众之中。用当地方言,身边故事,历史名段去感化人、教育人。一人说唱,可以巧妙演绎各种角色,可以变换不同人物语言,使人在视听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,从而达到驱恶扬善的社会效果。
河洛大鼓从兴起到现在流传了一百多年,河洛大鼓第三代传人四叔狄德有也作古三十九年了。2017年宋二鹏出版的《鼓词雅韵吐心香》赠我一本,感到非常亲切。当他打开录音机,放出一段大鼓书说唱时,我激动的说:“这是我四叔的声音”。“不,这是你叔徒弟张妮的说唱录音”。徒弟与师父音质一模一样,声音宏亮,唱腔圆润,悦耳动听。
表达对河洛大鼓传承人的敬意暨对四叔狄德有忆念,以诗文记之:
赞河洛大鼓
河洛大鼓历百年,乡土风情似水绵。
钢板清音说旧事,鼓韵悦耳唱新篇。
一身饰演多人戏,多人角色一身担。
声情并茂百姓喜,文化遗产永流传。
作者简介:狄学恩,河南巩义人,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,郑州诗词学会会员,巩义杜甫故里诗词学会会员,郑州作家协会会员,巩义作家协会会员。喜爱文学、朗诵、写作,曾有诗词、散文在纸刊和网络平台发表,多次在诗词大赛中获奖。